李新创表示,尽管钢铁需求已经开始下降,行业也整体进入减量化发展阶段,但是今后钢铁的需求总量依然巨大,钢铁行业可以考虑以下6个发展方向:
一是从制造到服务。钢铁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卖钢材,而是卖服务,钢铁产品是其服务的载体。
二是从国内发展到国内和国际协调发展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钢国,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国际化的企业,钢铁企业要研究如何将产能真正“走出去”。
三是从简单扩大规模到创新发展。创新发展是全方位的,包括理念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创新。
四是从高耗能、高排放粗放发展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。钢铁企业可将绿色采购、绿色运输(物流)、绿色制造、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整体考虑,形成“五位一体”,以提升整个钢铁行业发展的绿色水平。
五是从一元独大到适度多元,目前,钢铁行业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。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多元化大都做得不错,如宝钢、浦项、蒂森克虏伯等。但钢铁企业不能盲目发展多元化,而是要结合自身条件,搞适度多元、有效多元。
六是从无序盲目发展到有序发展。这需要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中钢集团《关于恳请配合解决“10中钢债”兑付难题的函》也显示,中钢集团在抓紧实施债务重组的同时,一直努力寻求“10中钢债”解决方案,目前发改委、国资委正在紧急协调“10中钢债”解决方案,中钢集团恳请“10中钢债”投资者保持一致行动,撤销回售登记。
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,其下属一级核心子公司中钢股份在2010年发行了“10中钢债”,发行规模20亿元,存续期从2010年10月到2017年10月,2015年10月20日为付息日,并且面临投资者回售行权。
在上述恳请函中,中钢集团坦承,公司部分业务停摆,导致企业现金流枯竭。若投资者在2015年10月行使回售选择权,公司将无力兑付到期本息,势必出现违约风险。中钢集团同时向投资者致歉,并恳请投资者对解决方案予以支持、理解和配合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拨打上述函件联络电话并发去采访短信,但均无人回应,同时,中钢集团新闻处工作人员也未回应记者电话和采访短信。
作为此次债券的主承销商中银证券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就“目前都有哪些机构持有中钢债,是否已提出行使回售选择权”等问题,向其发去采访提纲,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。
您好,欢迎莅临嘉华盛和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